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而发生于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慢性溃疡。 上腹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其特点为:慢性疼痛病史,呈周期性及节律性发作,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天或数周,发作常与精神刺激、饮食失调、过度疲劳、季节变化及刺激性药物等有关。疼痛性质多为饥饿样不适及烧灼痛,亦可为钝痛、刺痛、胀痛或隐痛。疼痛部位:位于剑突下稍偏左或偏右。疼痛的节律。胃溃疡的疼痛多发于餐后1/2-1小时,持续1-2小时自行消失,其规律为:进餐—疼痛—舒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多发于餐后2-4小时,进餐或服用制酸剂可以缓解,其规律为:进餐—舒适—疼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疼痛也常发生于夜间,患者可被痛醒,需进食以缓解。 饮食护理: (1)少食多餐:少食是指每餐不要太饱以免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刺激胃酸分泌。多餐在于补充少量之不足,每日进餐4-5次,定时进食,以使胃酸有规律分泌。 (2)面食为主,并需低脂和适量蛋白质,因面较柔软,含碱易于消化并能中和胃酸。 (3)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少胃酸分泌,如酒类、咖啡、酸辣、油煎食物及豆类等产气食物。少量出血病人或大量出血停止后24小时可进流质饮食,以面汤、豆浆、米汤等为宜,忌食肉汤、鸡汤、浓茶等,病情好转后逐步由半流质饮食转为少渣饮食。 (4)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避免食物过冷、过热和粗糙,进餐时要多咀嚼。 (5)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 (6)忌烟酒,长期吸烟会促使胃溃疡发生或加重。 (7)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在秋冬或冬春气候变化明显的季节要注意保暖。 (8)忌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常见有阿司匹林、保泰松(Phenylbutazone)、消炎痛、索密痛、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先锋霉素Ⅱ和Ⅳ、毛地黄(Digitalis)、氨茶碱(Aminophyline)、强的松(Predniconum)、可的松(Cortisone)等,均有刺激胃粘膜的作用,甚至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故忌用。 消化内科健康-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北京市那家医院治白癜风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jbbj/111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