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饮食应注意哪些

时间:2016-11-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保证足够的热量肝性脑病病人若能量供应不足,蛋白分解代谢增强,氨基酸生成及产氨增多,加重病情。因此为了提供热量和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产氨,同时促使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以利于降低血氨。应保证每天热量供应在~kcal,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口服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条、稀饭等。昏迷病人可鼻饲或静脉注射25%的葡萄糖溶液,注意胃排空不良或需长期静脉滴注者可改用深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穿刺插管以维持营养。2.蛋白质的摄入因食物中的蛋白质可在肠内细菌和消化酶的作用下产生氨,可被肠道吸收进入脑组织,从而加重病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但是如果长时间限制蛋白质会加重营养不良,且负氮平衡会增加骨骼肌的动员,增加产氨。因此肝性脑病对营养的要求,重点不在于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而在于保持正氮平衡。蛋白质摄入的原则:(1)昏迷病人禁食蛋白质(Ⅰ~Ⅱ期病人可限制在20g/d之内),待神志清醒后,再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开始每天20g,以后每隔3~5天增加10g,以逐渐增加病人对蛋白质的耐受性,但短期内不能超过40~50g/d。(2)首选植物蛋白正常人的芳香族氨基酸在肝内代谢分解,支链氨基酸主要在骨骼肌分解,胰岛素可促使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肝功能衰竭时,芳香族氨基酸分解减少而使其在血中浓度增高;而支链氨基酸则由于胰岛素在肝内灭活作用降低,血中胰岛素浓度增高,促使大量支链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使其在血中浓度降低,两组氨基酸呈代谢不平衡现象。两组氨基酸在相互竞争和排斥中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支链氨基酸减少,则进入脑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增多,其中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脑内可进一步形成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因其化学结构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但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因此被称为假神经递质,有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大脑兴奋性递质)的作用,使神经传导发生障碍,出现大脑抑制。因植物蛋白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而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一方面支链氨基酸可竞争性抑制芳香族氨基酸进入大脑,减少假神经递质的形成;另一方面非吸收纤维可促进肠蠕动,被肠道细菌酵解后产酸,有利于降低结肠内的PH值,从而加速毒物排出和减少氨的吸收。3.补充丰富维生素注意补充丰富维生素,尤其是VitC、VitB、VitK及VitE等,但不宜用VitB6,因其可使多巴在周围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递质。4.限制钠水的摄入每天入液总量以不超过ml为宜,肝硬化腹水者入液量一般为尿量+ml/d,以免血液稀释、血钠过低而加重昏迷;钠量应限制在mg/d。5.脂肪尽量少用脂肪尽量少用,因脂肪会延缓胃的排空。







































北京能治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jbyf/98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