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时间:2017-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据统计,消化道出血是出血相关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比脑出血高3倍。而在美国,每年至少有30万成人因消化道出血而入院治疗。

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没有慢性肾脏病(CKD)的患者高5倍。血液透析患者需应用抗凝剂或许可以解释消化道出血高发生率的可能性,但并不能解释其在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术后的患者中的高发生率。

目前,有少部分前瞻性试验研究了未透析CKD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但均未对CKD进行准确定义,也未将蛋白尿的出现作为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JunichiIshigami教授等以研究动脉硬化风险的社区群体(共名成员)为基础,通过中位随访13.9年来探究CKD、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蛋白尿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文章发表于年8月CJASN杂志上。

研究于~年,分别在4个美国社区,筛选符合条件的年龄在45~64岁的随访成员。随后分别于~年,~年,~年进行随访。其中~年随访中检测了尿蛋白水平,本次研究以此数据为基础。

在中位随访时间13.9年后,名成员中有名因消化道出血而入院,约占总人数的6.2%。其中年龄偏大、黑人、既往或现在吸烟、教育水平偏低、应用阿司匹林或抗凝药物、BMI指数偏高、高血压、糖尿病、肝功异常、心血管病与发生消化道出血具有相关性。

研究还发现,中等程度eGFR减低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比肾功能正常者高近50%,而在eGFR严重减低时,消化道出现的发生率最高。同时,在出现轻度蛋白尿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而中度和重度蛋白尿提示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更高。

该研究证实eGFR的减低以及尿蛋白水平的升高均为消化道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应该在CKD患者中期(CKD3期)就开始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编辑:于昉









































怎样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lcbx/111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