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蓉高龄高危急诊PCI1例

时间:2017-5-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推荐理由』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急诊PCI是挽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方法。术中抗凝抗血小板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又要防止各种出血。比伐芦定作为新型的抗凝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抗血栓,又能减少出血,即使消化道出血停药后能够很快止血,是急诊PCI中优选的药物之一。病史资料(女,82岁)

主诉: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

危险因素:高血压病10年,3年前脑梗塞。

既往史:2年前发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无DM,无抽烟。

门诊心电图:异位心律,心房颤动,急性下壁、前间壁心肌梗死。

辅助检查:急诊心梗:hscTnⅠ0.ng/ml,MYO.8ng/ml。快BNP:BNP.0pg/ml。快CRP:CRP19mg/L,GLU8.8mmol/L。D-二聚体:D-D2.3μg/ml,CRUSADE评分36分。

初步诊断

病症: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2、高血压病;3、脑梗死个人史;4、胆囊切除术后状态;5、肺部感染。

手术过程

术前术中用药:氯吡格雷mgst、阿司匹林mgst、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st。比伐芦定(泰加宁?):负荷剂量:PCI术前0.75mg/kg弹丸注射持续泵入:静脉滴注1.75mg/kg至手术完毕(不超过4小时)。多巴胺、间羟胺。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术中选择比伐芦定的原因:患者为高龄女性,出血风险高。由于比伐芦定直接与凝血酶可逆地结合,起效快、解离也快,理想抗凝,作用还可以预测,所以更加安全。

临床应用情况:发达国家PCI中约有80%的抗凝药物首选比伐芦定。

手术过程(一):RCA起始段%闭塞;LAD近段中段80%~90%弥漫性狭窄。

手术过程(二):

手术过程(三):回旋支中段70%的狭窄;临时起搏器安置Runthrough导丝。

手术过程(四):多次血栓抽吸以后,前向血流恢复;心室颤动,电击除颤3次,可达龙mg静脉推注,心脏骤停,胸外心脏按压。

手术过程(五):心跳恢复,前向血流缓慢;支架定位。

手术过程(六):植入3.5mm×18mm支架(12atm);远端血流欠佳。

手术过程(七):2.5mm×15mm球囊扩张(12atm)。

手术过程(八):前向血流恢复,TIMI2级;冠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手术过程(九):血流TIMI3级;IABP植入。

术后随访

随访结果:回CCU后,扩容,升压,控制心律,稳定斑块,抗感染,持续点滴比伐芦定。2小时出现消化道出血,停用比伐芦定,但未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未再出血。一周后拔出IABP,同时纠正心衰等治疗,两周后病情稳定出院。

病例总结

1、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急诊PCI是挽救患者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2、术中抗凝抗血小板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既要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又要防止各种出血。

3、比伐芦定作为新型的抗凝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抗血栓,又能减少出血,即使消化道出血停药后能够很快止血,是急诊PCI中优选的药物之一。

4、每例急诊PCI患者血栓负荷不同,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选择,应根据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进行最优选择。

医师介绍

唐蓉,主任医师,副教授,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厦门市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中青年专家论坛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曾公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专攻冠心病的介入技术和血管内超声以及血流储备分数测量。主要擅长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性诊疗。对高血压,冠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了全国多次的临床药物试验,在各种临床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补骨脂注射液价格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lcbx/122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