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霉素七日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时间:2017-9-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患者***,女性,58岁,汉族

:患者于半月前自觉上腹部不适,纳差,自觉饱胀感,伴恶心偶尔烧心伴泛酸,上腹部轻压痛,稍硬,无呕吐,二便正常,曾在他门诊按胃炎治疗一周(具体用药不详)基本无效。故来我处诊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未到过疫区,没有肝炎史。

:1.上消化道造影:胃炎表现,胃蠕动差,未见其他异常。2.肝胆彩超:未见异常。3.血尿常规正常。4.肝功能正常。5.C14呼气检测:阳性。其他未查

:慢性胃炎?

: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胶囊+核糖霉素,疗程14天

患者经过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疗程后,症状得到解决,复检幽门螺旋杆菌,已转为阴性。

孙小圣导读

从上面的案例不难看出,此患者极大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而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角度来说,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处于一个高感染状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幽门螺旋杆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约40%-60%。

专家表示,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全球约一半的胃癌新增和死亡患者发生在中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幽门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与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

而从胃部疾病的发病历程来说,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也就是说从胃炎发展到胃癌只需四部演变过程。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癌

01

胃病分类

第一步:慢性浅表性胃炎

所谓浅表性胃炎,即胃黏膜组织学上有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等。

一般来说,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得到这个诊断。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

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

也就是说,慢性浅表性胃炎距离胃癌还很远,所以无需惊慌。

第二步: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般年轻患者以浅表性胃炎为主,年长患者则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受到食物刺激,或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慢性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很难彻底恢复。时间长了,会慢慢演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年龄增大、肌体衰老、器官萎缩是相平行的。

病理表现为胃黏膜层变薄、萎缩等。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病理改变可以同时存在。

好多患者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自然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不然,萎缩性胃炎症状没有特异性,甚至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主诉。常见症状以隐痛,饱胀不适及消化不良为主,餐后较明显,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其它消化不良症状。

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靠胃镜,不能以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者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疾病是复杂的,不是简单一一对应关系,需要综合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较高。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经过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积累发展为胃癌。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往往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发展下去,就是胃癌早期。

第四步:胃癌

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就胃癌就来了。

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因而经常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你要警惕了:

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包括胃部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没有诱因,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时好时坏,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

体重减轻,同时伴有疲倦无力的感觉。

大便明显变黑。因为胃内肿瘤破溃导致出血,从胃部渗出的血液到达肠部变成了黑色,再与大便一起排出体外。

哪些原因会导致慢性胃炎?

1慢性胃炎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慢性胃炎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也被叫做非萎缩性胃炎,主要是以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也可伴有活动性炎症,是与萎缩性胃炎相对而言的,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看胃黏膜上的腺体是否存在萎缩。2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大多数患上慢性胃炎的患者可能自己不会感觉不舒服,只是在胃镜检查中被医生告知患上了慢性胃炎。一部分慢性胃炎的患者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说上腹部不适、胀满感、疼痛、食欲不好、嗳气、反酸烧心等,有些人还会表现出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饮食不当、情绪激动或抑郁、劳累过度或气候变化都可能诱发以上这些症状的发生。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点是: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的轻重跟胃镜下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如果患上了慢性胃炎,不能单凭症状是4慢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病因

有细菌感染、机械损伤、化学损伤(如药物、酒精、十二指肠胆汁胰液反流)以及某些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诱因。Hp长期感染,可以通过毒素、免疫损伤等机制,加重患者胃的损伤,甚至可以促进胃黏膜一些与胃癌有关的病变恶化。而95%的慢性胃炎病人都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以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就显得尤为关键!

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唯一的罪魁祸首,饮食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对于胃黏膜造成的损伤有时更加可怕,这些因素导致胃黏膜持续受损且不能及时修复,渐而而被肠上皮细胞代替,导致了“肠上皮化生”的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为胃癌。

可见,胃炎是否会转化成胃癌,“久治不愈和胃黏膜长期不能修复”是两个很大的关键因素,而这更多取决于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主动预防意识。

虽然胃癌周围黏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但并没有说慢性萎缩性胃炎会必然发展成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不是很高,但两者却密切相关,胃癌是从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所以呢,一旦我们发现了萎缩性胃炎,便要越早治疗越好,否则等到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才重视,就变得危险了。因为轻、中度萎缩性胃炎经治疗多数还是可逆的,而重度萎缩性胃炎可逆性很小。

02

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性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据最新的京都全球共识,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比如,家长将咀嚼后的食物喂给婴幼儿、情侣间接吻、饮水不卫生、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等。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出很多,因此感染情况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哪些人要筛查幽门螺旋杆菌?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建议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属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他们去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是非常有意义,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

对于经常上腹胀、痛,有胃炎病史的人群,可以去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也可以去做胃镜,胃镜检查可以避免胃癌、贲门癌等消化道恶性疾病的漏诊。医生在做内镜检查的同时,可以在镜下取胃黏膜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目前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可采用14C呼气试验,此方法操作简单,对病人无侵袭性影响,准确率高。

1.检查前可以吃东西吗?

接受呼气试验前3小时就不要吃东西啦;为了避免嘴里有食物残留,检查前可以漱漱口。

检查期间也不要吃东西、喝水、喝饮料,整个过程也就几十分钟,忍一下就结束了。

做完检查倒是可以多喝点水,帮助试剂更快地排出体内。

2.呼气时有口水出来,会影响检查结果吗?

不会。

不过呼气试验自然是以呼气为主,不要倒吸!不要倒吸!不要倒吸!

3.哪些会影响呼气试验结果呢?

如果一个月以内服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检测结果可能呈现假阴性;

如果一直在服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至少在停药一个月以后再进行复查;

如果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有可能造成假阴性的结果,消化道出血一周以上的就可以做了,不影响诊断。

当然了,如果你弄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咨询医生,他们会明确告诉你。

4类人群需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治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是否需要彻底根治在医学界也有一定争议,治疗应分情况对待。国际共识推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如高龄、合并重大疾病、社区再感染率高等方面的考虑。

基于我国感染者人口众多、医疗水平和药物使用的地域差异明显,专家建议以下4类人群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根治:

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

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胃癌术后的人群及其一级家属;

患有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

此外,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有效预防胃癌,有着来自我国科学、严谨、客观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尤其是在萎缩和肠化发生之前来根除)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生率。在台湾马祖地区,一项随访15年之久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胃癌的发生率下降了25%,胃粘膜萎缩的发病率下降超过70%。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标准三联对于标准三联疗法(主要由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各地的研究大多显示其根除正在下降,许多根除率〔按意向性分析(ITT)〕都在80%以下,很难达到MasstrichtⅢ共识提出的可接受水平(高于80%)?因此标准三联方案可能不再适用于一线的抗Hp治疗,主要是由于该方案的长期使用,Hp对克拉霉素或甲硝唑的耐药率明显增加,导致根除效果下降?Hp对于克拉霉素耐药率在许多地区都超过20%,这直接导致含克拉霉素根除方案的失败,而对于克拉霉素耐药,很难通过延长疗程或增加剂量来提高含克拉霉素方案对Hp的根除率?

所以,针对目前出现的耐药性问题,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核糖霉素这一个药物,因为核糖霉素主要是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而且在国内也是初步使用,所以它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杀菌优势很明显。我们也对这一类的感染者呢,提出了新的疗法。

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核糖霉素,也可加第二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可以选用兰索拉唑、雷贝拉唑

胃黏膜保护剂可以选用枸橼酸铋钾

抗生素使用核糖霉素,核糖霉素的用法用量是成人每天空腹口服一支,用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20-40ml溶解,疗程7-14天。

03

总结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且具有传染性;

2.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并能促使胃炎严重化;

3.幽门螺旋杆菌根治需规范,最好能尽早治疗。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lcbx/130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