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岁多孩子误吞硬币医生2分钟化险为夷

时间:2023-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图/羊城派记者张闻通讯员黄晓晴

“医生,医生……”六一儿童节前夕,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一个小女孩冲医院急诊科。小女孩叫心心,一岁十个月,两个小时前,她突然呕吐、哭闹不止、躁动,在母亲的急切询问下,她手指着面前的几个硬币,告诉妈妈自己“吞了”。小孩误吞硬币情况万分危险小孩误吞硬币并非小事,若不及时取出,容易造成食道梗阻、穿孔、破裂,继发纵膈感染,严重的可危及生命。通过胸部X线显示,一枚直径约为21毫米的硬币卡在了心心的食管上端,接近食管入口。由于她年纪太小,不能配合,也无法自行排出,医院急诊科医生认为,只能在麻醉后做内镜手术取出。在取得家属同意后,消化内科、麻醉科立即行动。孩子太小,虽然不懂事,但是面对未知的治疗,她很恐惧。大哭、挣扎……家长心疼又心碎。手术室的护士们立即上前轻声安抚,还拿出为小患者准备的玩具去哄她。“放心,有我们呢,我们会照顾好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安抚家长。

抢救过程一气呵成2分钟取出硬币

“硬币卡在食道入口,取出时经过会厌,存在异物松动掉入气管的可能,这样会引起窒息,风险较大。”术前,医生们进行讨论,每一步都无比谨慎。麻醉科文先杰博士决定为心心做气管插管麻醉,堵住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口腔或者鼻子置入气管,以保证气道通畅。由于孩子的气道很很窄,小儿气管插管并非一件易事。但是,文先杰博士凭借过硬的技术顺利完成。麻醉后,孩子渐渐入睡。是时候轮到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渭“上场”了。孩子的食管很窄,尤其是食道入口位置不足1厘米,陈渭选用了最小的8毫米直径的内镜。慢慢进入,在食道入口处见到了那枚堵住食管的硬币,观察到心心的食道没有损伤之后,用专用的异物钳小心翼翼取出硬币,一气呵成,全程不到2分钟,整个过程患儿并没有痛苦。看到取出的硬币,家属含泪感谢。“胸部X线显示硬币很大,内镜下看到已经把孩子的食道撑开很多,情况还是很危险的,如果长时间嵌顿可引起食道溃疡、穿孔等后果。幸好他们送来得早。”陈渭事后感叹。术后,心心被送到甲状腺疝气小儿外科观察。多学科通力合作之下,她当天生命体征恢复平稳,次日正常进食,出院回家。

3岁以下小孩不能吃带核食物孩子食道、胃内异物的情况并不少见,因小孩子喜欢将物品含在口中玩耍,比如玻璃弹珠、硬币、纽扣、微型电池、别针、塑料盖、枣核甚至玻璃等,但小孩非常容易将这些东西误吞而造成食管异物。食管异物可使局部食管黏膜损伤,小的异物仅造成食管黏膜的擦伤或形成小的限局性血肿及糜烂,一般不会引起太严重的后果。较大的异物会堵塞食管,造成进食困难,而尖锐的异物则可刺破食管全层,甚至造成食管穿孔,如穿透食管壁,累及主动脉壁,可发生主动脉食管瘘,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而死亡。但食管异物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所以,陈渭副主任医师建议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防范,加强监管,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3岁以下的小儿臼齿尚未萌出者,不应给以花生、瓜子、豆类及其他带核的食物;2、不选择有“危险”的玩具给小儿,对于幼儿可能吸入或吞下的物品,均不应作为玩具;3、在小儿进食时不要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将异物吞入;4、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责骂,以免大哭、大笑而误吞;5、教育儿童要改掉口含笔帽、哨及小玩具等坏习惯。6、尤其是电池,误服后会引起消化道化学烧伤,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除此之外,陈渭还提醒,如遇误服异物,不要盲目采取不科学的措施,医院进行专业处理。

来源

羊城派责编

谢红实习生

周子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jbyf/211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