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健康治疗癌症不仅是开刀多学科

时间:2025/6/2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海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8705.html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赵映骥文市急救医疗中心供图

4月15日-21日是第二十七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主题是“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为了让重庆市民对肿瘤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举行了义诊、健康大讲堂等活动,讲述了癌症的相关防控知识。

活动期间记者采访了市急救医疗中心肿瘤科主任邓媛和肿瘤科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陈青娟,她们结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肿瘤急症,介绍了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治疗肿瘤不仅仅是“开刀”,通过多学科合作,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将对肿瘤急症患者带来福音。

市急救医疗中心肿瘤科主任邓媛做讲座

肿瘤急症十分凶险

年龄是患上癌症的最大因素,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加剧,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年报》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数.4万例、死亡病例数.6万例。

市急救医疗中心作为承担了重庆市中心城区急救指挥调度和部医院,平时收治的急诊病人多,于是时常遇到一种危险的病情——肿瘤急症,肿瘤科主任邓媛告诉记者:“虽说恶性肿瘤大多归于慢性病,但我们收治的肿瘤急症也不少。医院的症状是大咯血、消化道出血、急腹症、呼吸困难、重度癌痛、恶性贫血等,但实际上他们发病的根源是恶性肿瘤引发的急性并发症。每年我们科收到的肿瘤急症患者多达多例,部分患者在突发肿瘤急症被医院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癌症。”

肿瘤急症相当危险,一旦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危及生命,据邓媛回忆:“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就收治了一位肿瘤急症患者,当时他肺部的癌细胞转移到了脑部,结果脑部肿瘤引发了急性颅内高压,患者出现了昏迷。医院时虽然我们竭尽全力抢救,但最后还是无力回天。”

义诊现场

MDT模式筛选最优方案

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肿瘤急症?目前市急救医疗中心采取了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模式),据肿瘤学博士陈青娟介绍:“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病情的轻重缓急,综合现有的治疗手段来考虑,目前没有一个治疗手段可以解决肿瘤患者所有的问题。现在的癌症治疗更趋于MDT模式——医院后,医务科会启动MDT模式,肿瘤相关外科、介入科、肿瘤内科、核医学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的专家会组成工作组,针对肿瘤急症进行会诊,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为了说明MDT模式的运行过程,陈青娟还专门举了一个病例:今年2月,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因头晕发生摔倒被医院。当时他自述自己反复头晕2年了,今年病情逐渐加重,数月前严重到无法行走。医院就诊时,考虑可能是脑栓塞,但是治疗了一段时间并无起色。

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市急救医疗中心启动了MDT模式,肿瘤科、呼吸科、脑外科、影像等科室对该患者进行了联合会诊,经检查发现患者肺部多发肿瘤,头部磁共振检查发现脑部有4个肿瘤,CT发现肾上腺肿块,考虑肺癌晚期,脑及肾上腺转移。肺部肿块经过气管镜取活检后明确为左肺腺癌。身体多处转移,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患者及其家属当时近乎崩溃。不过专家组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患者适合进行免疫治疗、化疗联合放疗。

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路

虽然通过免疫治疗、放疗和化疗,市急救医疗中心肿瘤科挽救了一名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命,但是邓媛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癌症都需要这么治疗:“从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来看,45%的恶性肿瘤可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2%,放射治疗治愈18%,化疗治愈5%。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不仅错综复杂,而且涉及多个学科,所以如果有市民不幸患上患癌,切不可‘病急乱投医’,应提倡多学科联合诊治,运用多手段综合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部分早期癌症只需要根治性手术外,多数癌症需要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因此邓媛希望癌症患者要对癌症有清醒的认识:“癌症属于慢性疾病,很多市民没有定期做癌症筛查的习惯,等到发现患癌或出现明显症状时,其实癌细胞已经经历了数年的漫长发展的过程。”

目前治疗癌症主要有哪些常见手段呢?邓媛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的手段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现代中医药治疗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根据多学科专家意见,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治疗之路,才能进一步提高癌症治愈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yyhd.com/jbyf/22585.html
------分隔线----------------------------